隨著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,消費者早已不滿足于簡單的性能要求,對其他配置也尤為看重,例如拍照功能,幾乎取代了相機。正因如此,在過去幾年時間里,各大手機廠商在影像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。
尤其是小米,不僅成立了專門的相機部,而且還采用定制的傳感器,把配置、參數統統拉滿,一年“燒掉”了近200億元,為的就是能超越其他所有廠商,拿到DXO的最高評分。
憑借著不懈努力和龐大的投入,小米最終如愿以償,登頂DXO評分榜首。可讓人不解的是,在拿到如此出色的成績后,小米非但沒有在DXO再創佳績,反而轉頭就與徠卡達成了合作,難道只是為了增加“噱頭”嗎?
(資料圖片)
答案顯然是否定的,對于小米在影像“賽道”的巨大轉變,雷軍在第四次演講會上說出了根本原因。
一直以來,很多廠商都把DXO排名看的很重要,小米自然也不例外,認為只要能得到了DXO的高評分,就能得到用戶的支持。
然而,事實卻截然相反,小米11 Utlra頂著DXO評分全球第一的光環,以及業內最頂尖的硬件堆料,可在發布之后非但沒能引爆市場,反而影像能力遭到了用戶的瘋狂吐糟,這導致其銷量遠遠不及預期。
這次打擊對剛步入高端手機市場的小米而言,可以說是頗為沉重,這么好的參數、這么高的配置都得不到支持,消費者究竟想要什么樣的拍照效果,一時之間,小米很多員工甚至開始懷疑高端之路是否正確。
面對這種情況,雷軍明確表態,高端是小米的必由之路,無論多么艱難,也必須要走下去。至于如何才能把影像做好、得到用戶的青睞,最應該做的是先找個懂的人問問。
于是,雷軍在詢問了很多攝影師后,把目光放在了徠卡身上。作為百年巨頭、影像界的傳奇,德國徠卡公司無疑是小米在影像道路上最好的“老師”。于是,小米在這一年正式與徠卡簽約。
自此之后,小米在影像領域終于“脫胎換骨”,無論是小米12 Utlra或者小米13,拍照能力都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評,盡管在DXO評分沒那么高,但消費者就是喜歡,就是覺得拍照效果好。
數據顯示,小米13的銷量已突破300萬臺,在安卓陣營名列前茅,這也讓小米徹底站穩了高端市場。現在看來,雷軍說得很對,只有認知上的突破,才能帶來真正的成長。
如今的小米早已不再追求參數領先,而是以技術為本,注重體驗優先。對于其他友商來說,這無疑是一項頗為關鍵的啟發。可以預料,在小米等優秀廠商的推動下,國產手機的未來必是一片光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