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)
在A股連續縮量震蕩向下后,今日突然來了根大陰線跳水,技術上也跌破了所有均線,7月25日的跳空缺口下周就會補上,看來A股逢缺必補誠我不欺!更須注意的是,今日各大指數跳水成交量卻沒有放出,仍是7千多億的量能,這樣的殺跌龍軒認為比放量暴跌更為糟糕,這是縮量陰跌的節奏、說明多空雙方都失望,從而會讓更多個股陷入流動性斷層走勢。
這一周多的市場,最大的特性就是漲停個股大幅減少,如本周每天不足40只個股漲停、自然漲停的就更少了,說明大部分游資、主力機構等都休息了。龍軒認為這一方面與AI產業鏈全線退潮殺跌有關,另一方面則是沒有好的接力上漲的主線。而這樣縮量弱震、大部隊休息的行情中,小盤次新股自然能得到追捧。如周三爆發的盟固利、威力傳動,昨日大跌調整后今日再次大漲,新股N科凈源今日登場同樣迎來一波急漲爆炒等。不過,也僅是這極小一撮個股在上漲,其他板塊個股是系數殺跌。
須注意的是,今日A股各大指數重挫,還是在滬深交易所祭出大招下走出的。為呼應最高層活躍市場的需求,兩大交易所研究將證券的申報數量100+1,即你有了一手的股票,就可以買1-99股了;就如你買煙,錢不夠買一包、然后可以買一根。然而就是這樣的措施,龍軒早晨看市場上很多大V都在說重磅利好,結果各大指數開盤就是低開,然后震蕩下行演繹為跳水暴跌、兩市高達4500只個股下跌,說明股民對交易所的大招并不買賬。
經常閱讀龍軒內容的戰友們應該十分清楚,龍軒近期的內容一直在強調,要真想活躍市場,讓A股走出長期慢牛走勢,必須要從融資端下手,這才是市場要的殺手級利好,因為這是真正從供需端方面下手的。像什么T+0、100+1+N這樣的交易制度的修改,只不過是增加了交易頻次、與利用一些零錢提高效率,并不能改變根本問題,這也是今日A股大跌原因。
統計顯示,A股這5年來,每年IPO+大小非減倉+再融資,所消耗的資金就高達3萬多億,這還不包括印花稅與券商傭金。而其實印花稅每年是2千億左右,這部分不征收,雖然能很好的提振市場、也是實質性重磅利好,但仍改變不了A股長期走熊的基因。
一個國家的股市,融資是基本功能,新股上市很正常。但A股是一下子上市太多,此外很多公司一上市,業績就大變臉,在本身就高價發行下,業績還出現變臉那肯定跌的面目全非。但就算其股價大跌,上市公司高管們也賺的盆滿缽滿,減持也是毫不手軟。
資本市場是靠真金白銀在博弈的,不是一兩個糊弄的利好就能活躍市場的,沒有深刻的融資端改革,股市長期難走好。在中國經濟如此大體量下,當前市場可謂自身地位嚴重不匹配。且中國當前房地產處于大的下行周期、7月的CPI出現負值,這些都可以用一個牛市來解決的。因此,若真想讓市場走好,必須下定決心進行改革,而不是在一些皮毛上下功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