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路透社報道,印度進出口銀行董事總經理班加里稱,非洲國家對印度貸款的需求正在穩步增長。
與其說是非洲地區對印度的貸款需求增加,不如說是印度自己在不斷增加對非洲的貸款。據采訪所說,過去十年間,共有42個非洲國家,向印度借貸了120億美元,占據了印度全部信貸的38%。
【資料圖】
班加里還透露,印度在非洲共開設了195個基于項目的信貸額度,和十年前相比,足足翻了三倍。非洲目前已經是印度的第二大借貸國了。
這么一看,印度是鐵了心要向非洲不斷借貸了。其實印度的意思也很明白,給非洲放貸款,非洲就能利用這些信貸額度,擴大醫療保健、基礎設施、農業和灌溉等項目。非洲對印度貸款的需求越大,對印度削弱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就越有利。
但印度增加了這么多的貸款,真的有用嗎?別的不說,比貸款,中國輸不了。前幾天,中國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向非洲進出口銀行發放1億美元貸款用于支持非洲貿易。
更不用說這十年間的貸款總額度了,一共向非洲國家承諾提供1345億美元的貸款,足足有印度的十一倍!
就算是其他方面,在對非洲的影響力上,印度和中國也沒法比。軍事合作上,中國海軍前兩天訪問了尼日利亞,展示了兩國之間的高度政治互信。經濟合作上,中國早已在非洲開發礦產,而且中國還是幾內亞鋁土礦的最大買家。
但印度在非洲國家的影響力,已經逐步提升也是事實。雖然暫時追趕不上中國,但印度的野心不可小覷。印度選擇在非洲大陸在俄烏戰爭的影響下,經濟受到干擾時下手,就是看到了擴大非洲影響力的機會。由于歷史原因,印度在非洲國家具備一定的地位。可以說,如果中國沒有和非洲合作。那印度現在,就是非洲的“老大哥”。
但現在目前的狀況是,中國和印度對待非洲的方式完全不同。印度是通過援助,對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進行滲透,也就是一種“軟殖民”形式,中國則是互相服務的態度,從不干涉非洲內政,只保持經濟合作的關系。兩者相比,高下立見。
在非洲國家沒有足夠的影響力,怎么支撐印度的大國野心。所以只能通過不同的手段,抗衡中國日漸擴大的影響力。一面在邊界問題上不斷挑釁中國,惡化與中國的關系。一面轉頭和美國假意交好,為印度謀取利益。甚至還將中印惡化的鍋,甩給中國。
自印度獲得獨立的日子起,它一直渴望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并站在世界舞臺上。但英國的棍子,卻讓印度錯誤地認為不斷擴張國土,就能夠成為大國。現在的印度也是幻想著能夠在左右逢源中撈取利益,通過邊界沖突擴大版圖。認為只要對抗中國,就能成為非洲新的“老大哥”位置。
只能說,“長城守望”這個副本不是那么好刷的,想憑自己的三瓜兩棗的武器和中國硬碰硬,中國一巴掌就能讓他清醒。
印度也該睜眼看看世界了,這年頭沒有真實力,哪來的地區影響力。與其在這當個“顯眼包”,不如回家安安穩穩搞發展,給國家治理好,悶頭做事少作妖,或許三四十年后,這能實現大國崛起,匹配上自己的野心。
所以,要想和中國在非洲地區的影響力一較高下,先回家閉門苦修,實力提升了再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