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資料圖】
武漢體育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湯立許為居民講授《老年人的衰弱評估與運動預防》。 通訊員供圖
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訊(通訊員 朱大賢)7月10日,經與武漢市武昌區科協銜接,徐紅星院士科普工作室走進武昌中南街道洪山坊社區,在湖北省外文書店成功舉辦“院士科普大講堂”活動,其特聘專家——武漢體育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湯立許為居民講授《老年人的衰弱評估與運動預防》。
什么是衰弱?它與衰老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?衰弱如何評估?怎樣通過運動來預防衰弱?在講座中,湯立許教授詳細解釋了老年人衰弱的表現,包括肌肉無力或萎縮、疲勞感、平衡能力下降和步態不穩等方面。他指出運動是預防和治療老年人衰弱的有效方法,通過增強肌肉力量、提高平衡能力、增強心肺功能和改善心情,可以減緩老年人衰弱的進程,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。湯立許教授還介紹了適合老年人的力量訓練、平衡訓練、有氧運動等運動方式,并強調了選擇適合個體身體狀況和能力的運動方式的重要性。
據統計,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半數以上患有衰弱癥狀,衰弱不僅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,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。不同于以往在社區舉辦的各種醫療健康講座,作為湖北省老齡工作委員會專家、湖北省體育科技咨詢專家,湯教授面向市民群眾,為老年人的衰弱開出了運動“處方”。聽眾們紛紛表示,通過講座他們對老年人衰弱的表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并獲得了有關衰弱評估和運動干預的寶貴知識。他們對講座中提到的運動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深表認同,紛紛表達了積極參與適當運動的意愿,并表示要將所學知識傳遞給身邊的老年親友。
據武漢市武昌區科協有關負責人介紹,這是院士科普工作室專家首次通過區科協走進武昌區的社區,也是該區“科學家講科學”系列的重要活動之一。將有“科普天團”之稱的院士科普工作室專家團隊,引入轄區舉辦科普講座,通過“科學家講科學”,提升基層科普水平,提質百姓生活,是武漢市武昌區科協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。今年5月初,孫和平院士精密測量科普工作室推薦中科院青年科學家,為武漢市武昌區中小學帶來6場高品質科普報告,在武昌區刮起“科學家講科學”的旋風,6月初,徐紅星院士科普工作室走進武昌萬福林小學,又添“科學家講科學”佳話。此次徐紅星院士科普工作室再進社區,“科學家講科學”直面百姓生活需要,提質基層科普,為更好地在市民群眾中普及科學知識、傳播科學思想、倡導科學方法開了好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