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)
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文汐,實習生梁艷瓊 武漢報道近日,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《湖北省外貿進出口降成本工作方案》(下稱《工作方案》),提出17條措施優化營商環境,控制外貿企業進出口成本,力求將湖北省打造為中部地區最優通關成本省份。
《工作方案》提出了具體的行動目標,包括到2024年末,促進湖北省進出口通關成本降低10%以上,力爭打造中部地區最優通關成本省份;積極推進湖北國際物流通道體系建設,優化外貿進出口物流通道,持續降低外貿進出口綜合物流成本;實現進出口申報貨運量增長10%等。
在降成本、精準支持方面,《工作方案》提出,進一步降低水運口岸費用、航空口岸費用、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費用,針對具體的外貿口岸等提出了具體的降費標準,規定武漢陽邏港港口作業包干費降低10%、理貨費降低10%
而此前,武漢海關已推出“內河運費扣減”新舉措為企業減稅降負。據了解,“內河運費扣減”實施首月,共為3000余個標箱的進口轉關貨物扣減內河運費近400萬元,惠及企業139家。
在強支撐、拓展通道方面,一方面,進一步落實《關于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的若干措施》,同時支持湖北水運口岸開展“散改集”業務,對達到一定業務規模的企業給予補貼,降低陸運環節物流成本;另一方面,支持湖北省內物流企業開通國際物流新通道、加快國際航空客貨運“雙樞紐”建設等來拓展外貿通道。
在建平臺、集成服務方面,湖北將完善湖北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移動APP或小程序、輔助申報系統,拓展“一窗式”通關政務服務;通過湖北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,延伸“一站式”跨境貿易服務;上線RCEP優惠協定稅率智能查詢系統等,推行“一單式”企業線上服務;加快建設湖北電子口岸數據智能分析平臺,提供“一網式”貿易數據服務。
目前,湖北省也正在積極推進“智慧海關”建設,通過“云檢驗”方式壓縮作業時間,據武漢海關副關長、黨委委員楊良勇介紹,上半年共開展遠程視頻查檢作業1986批次,覆蓋企業242家,平均作業時間壓縮65%。
近年來,湖北著力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,進出口規模邁上新臺階。據海關統計,2023年上半年,湖北省進出口總值3012.9億元,同比增長4%;其中,出口2063億元,增長6.8%。湖北省進出口、出口規模在歷史同期首次分別突破3000億元、2000億元,增速分別高出全國整體水平1.9個、3.1個百分點。
在不斷降低外貿企業進出口成本、助力外貿企業釋放活力之下,湖北有望實現2023年全省進出口總值增長10%的目標。